爱是一切的答案
12年12小时12天
后知后觉发现一个巧合,我在这个一毕业就进入的法资企业做了12年有余终于首次得到全球管理层峰会的学习机会。飞了12个小时,来到集团总部所在的巴黎待了12天。
感悟收获颇丰,容我娓娓道来。
38《美的历程--12年12小时12天赴巴黎纪行》艺术系列之
你可能不知道的卢浮宫辉煌之外的阴暗面
卢浮宫当之无愧是世界顶尖博物馆之一,为了全方位更立体深度地探索卢浮宫,则相较欣赏艺术时的感性需要调动更多理性。
通过阴暗面的具体揭露,让大家了解卢浮宫在骄傲的巨大馆藏量和精品之外,更加客观地看待博物馆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责任。
我所总结的阴暗面简介:
1糟蹋行径不胜枚举
请戳阅读原文分享《卢浮宫的肮脏罪恶》:(作者薛翠华 & 鲍玉珩 来源《艺术导报》)
自19世纪起,卢浮宫遭遇一系列索赔事件。其背后的肮脏——尤其是拿破仑东征西讨时代的恶劣行径也被揭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卢浮宫曾被拿破仑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于他而言,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
比如1799年,当拿破仑征服意大利之后,法国军队从梵蒂冈教皇处抢夺的著名雕像拉奥孔。当这个大型雕像被运到巴黎之后,德隆将军助纣为虐亲自监督拿破仑的禁卫军押送此雕像,在大街上游行,以此炫耀法国军队的武力和战功。后把该雕像放置在拿破仑博物馆中公开展示。
更令人发指的是,法国军队并不爱惜文化瑰宝。那些大件文物和艺术品,如巨型雕塑和建筑,措施就是大卸八块;拆卸不动,就用炸药爆炸。
比如《迦拿的婚礼》是画家保罗 . 委罗内塞受托为威尼斯圣乔治马焦雷修道院而作,画在修道院墙上。1797年,拿破仑带兵攻打威尼斯,看上这幅画,决定搬回法国。拿破仑和士兵们,直接把画从墙上抠下来,然而画太大没法搬运,竟把画劈成两半,带回法国再修复。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反法同盟要求法国归还其掠夺的艺术品,约有5000件艺术品物归原主。但由于法国人的外交手段及说服力,仍有许多掠夺的艺术品被留在卢浮宫。
在纳粹进军巴黎70多年后,卢浮宫因在历史上最大的文化盗窃案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不愿归还有争议的艺术品而继续受到抨击。
卢浮宫内众多藏品来源于包括拿破仑战争在内的历次扩张战争,相较而言,大英博物馆起源于平民及贵族的有偿赠与。在世界博物馆史上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先例。大英帝国的18世纪的确是一个追求公益慈善与博爱主义的时代——至少对于英国及英国人自身如此。
2卢浮宫馆藏四十万余件,约十分之九文物存放在地下室。长期看管不力和保护不当。常年持续有不少文物受到损坏和遗失等。
3长期以来管理松懈,制度不健全,甚至缺乏一个给力的档案资料部门。
所以很多文物和艺术品来源不祥。荒谬的是,往往唯一从档案中查到这样一句话:“法国革命时期,进入馆内”。
4利益集团和链条影子,集团和个体利益勾结可疑。
A中文语音导览迟迟未面世,是否背后有利益集团?
商贩想出妙招满足市场需求。专向中国游客租赁自己开发的中文多媒体导游服务设备,兼有语音和画面,每个租价比卢浮宫的语音导游便宜。
利用中国旅游团组越来越多、需求越来越大的形势联手压缩讲解时间,形成垄断形势。一旦要求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讲解,就要求加钱。而且,卢浮宫讲解员还要求旅行社或导游支付现金,不肯出具正式发票。
B门票倒卖 、重复使用 ,团体票更贵 、对中国人价格歧视。
据新闻报道:1年70万中国人逛卢浮宫,法国人却说赚不到钱!原因很尴尬:一些商贩为牟取暴利而倒卖门票、非法重复使用。
由于团队入内参观要加上订位费,每个人所缴纳的费用高过个人门票,因此卢浮宫尽量让中国游客以团队方式入内可以多赚钱,这也可能是卢浮宫不推出中文讲解器的一个原因(其他各国游客常常是以散客方式来参观的)。事实上,只要放开结伴参观限制(目前卢浮宫规定7人以上必须买更贵的团体票,否则不许结伴而行,这种罕见的做法其实一直引起业界的不满)再加推出中文讲解器,中国游客就可以尽兴欣赏馆内丰富的展品。
C谁上了卢浮宫的当?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不等于卢浮宫!
对于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圈来说,许多中国媒体在前些年都把中国艺术家在卡鲁塞尔厅做展的行为称为“在卢浮宫办展”(也不知道是故意混淆视听还是真不了解情况)。而且,卢浮宫卡鲁塞尔厅虽然早已由卢浮宫馆长公开表明说那只是一个为卢浮宫筹集资金的商业场所。
所谓奖项和证书,均是由卢浮宫地下商业场所卡鲁塞尔厅批量“制造”或“生产”的,这不免让许多中国艺术家陷入了尴尬境地。而所谓的卡鲁塞尔厅,不过是卢浮宫为解决日常维护资金压力而开设的地下商业展厅,只要出钱,谁都可以举办任何形式的画展。
通过艺术掮客,花上几万元,甚至不用出国,就能换回一堆“奖状证书”和“大师”的头衔,艺术圈里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乐于参与这样的“生意”,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无非是对虚荣和利益的追逐。卢浮宫在艺术界的地位毋庸赘述,能够与其沾上边,便能为自己安上“名家”的称号,与倾尽心血的艺术苦修之路相比,在卢浮宫办展“镀金”能赢得不明虚实的公众追捧,而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的行情也会水涨船高,可谓是一条捷径。
综上所述,根据之前商业运作来看,资金问题并非卢浮宫经营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所以在陶冶之外,多几层收获:
1了解当今世界文博界新趋势:文物追索、归还和索赔、商业纠纷问题。
博物馆作为收藏和保护并向公众展示文化的事业单位,其承载的文化经济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精明的商业经营者敏锐地发现了博物馆对人的影响力,进而将博物馆及其受人们关注的博物馆藏品,或者与博物馆相关的其他要素运用在商业经营中,以达到提升商品价值和扩大商业服务的目的。并由此收益颇丰。
然而,对于博物馆的商业利用行为,却难以找到法律上的直接依据。这也使得博物馆在商业化过程中的纠纷日渐增多,博物馆对此也有诸多无奈。
在1940至1945年间,大约十万件艺术品被纳粹政权窃取,并从法国转移到德国。成立于1944年的艺术品归还委员会需要重新找到这些艺术品,并且将它们归还给合法所有者。直到1949年,委员会召回了6.1万件艺术品,其中有4.5万件通过受害者或直接继承人的要求交付了它们的所有人。很多未被认领的艺术品都在拍卖会上卖出了。
但法国政府保留了其中的 2143 件——直到今天,专家仍表示不清楚其中原委。法国政府把它们列入一个名为“国家博物馆回收”的清单中,然后委托给各大博物馆保存。卢浮宫得到了807 件绘画作品。
在第一次集中返还之后,从上世纪 50 年代起,约有超过 100 件被掠物品回到合法所有者或其继承人手中,其中包括大约 50 幅油画。法国当局也承认,这种归还速度非常缓慢。
卢浮宫为被掠夺艺术品开设了一个专属展览空间。虽然博物馆经常被人怀疑想要留下这些作品,但负责人说:“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尽力归还每一件艺术品。”“如果只看归还物品的数量,我们要做的显然还有很多,”法国文化部的蒂埃里•巴茹表示,他与一个小团队合作,通过梳理博物馆馆藏和档案,寻找画作背后的标记、备注或标签来鉴定被掠艺术品的来源。
为避免这种无耻的掠夺艺术品行为再发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0年签署了一份打击非法交易和黑市走私文物的文件。
2思考文物归属
是不是谁保护得更好,更有能力,文物就该归谁?
能否不受利益驱动,不图商业利益,同时又能促进旅游经济,带动国家文化形象和经济发展?
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美的教化,更多是铭记历史(王的历史),见证人类发展。
3思考文物保护
珍稀文物的最佳合理方式就是了解如何保护藏品和租借品。
佛罗伦萨斯特罗齐宫美术馆(Palazzo Strozzi) 馆长加兰西诺博士(Dr. Arturo Galansino) 曾公开说,“在2011年,几乎所有借得到的达芬奇绘画都已经到了伦敦。借作品永远是最困难的,达芬奇的作品不但稀有,而且非常脆弱,像乌菲兹美术馆虽然和我们距离不到100米,也无法将他们的‘圣母领报’借给我们。”
4提高接待质量
个人参观和团体参观应该有一视同仁和区别对待的设施和服务、价格标准。
5尽快推出中文语音导览
这是大势所趋。
6商品化权保护
为了更好的推动博物馆文创产业的发展,对博物馆商品象进行理论研究,运用博物馆的商品化权保护博物馆在商业开发中的合法利益,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让博物馆内藏品发挥最大价值才是目前最需要完善的。
让普天共享博物馆的美育,是我们的由衷期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